原标题:拯救文学影视化“最后的边疆”——评《三体》影视改编的“成”与“败”
日前,根据中国当代科幻作家刘慈欣原著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三体》(以下简称剧版《三体》)正在央视八套热播,赢得热度口碑双丰收,豆瓣斩获8.1分。然而,于一个月前上线,同样是官方改编的动画版《三体》,却口碑崩塌,仅获得4.1分。其中,两者最大的聚焦点是对原著的还原度。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从来都不可能一比一复刻原著,那为什么还原度会成为人们看待《三体》影视化口碑成败的胜负手呢?
从主观上说,国内影视行业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影视剧本被视为独立文学品类,作家与编剧处于同一个社会圈层。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影视编剧领域的工作方式和利益格局已经基本稳定。然而,随着视频网站和流媒体平台的崛起、资本和流量的影响增强,编剧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大量由资本主导的影视项目中常见的编剧套路:在选题阶段,制片方不再需要一个完整的作品或故事,而是要将其拆分为更细碎的、标签化、关键词化的母故事、母版权,并通过大数据的方式预估其IP价值。在剧本阶段,直接交给专业的“编剧公司”。这些编剧根据剧本大纲,分工合作进行流水线化的“填空游戏”,生产出剧本。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剧本都是廉价的工业制成品,而用文学化方式打造的剧本就一定是艺术精品呢?以公认的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影视业为例。20世纪福克斯公司制作了根据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机器人》,这部电影的剧本先后由高夫·泽恩里、布莱恩·辛格、亚历克斯·普罗亚斯、杰夫·温塔尔、希拉里·塞兹等众多知名编剧、导演进行改编和修改,历经数年,甚至在最终确定威尔·史密斯主演后,又由阿基瓦·高斯曼根据史密斯的表演风格对剧本进行修改,形成最终剧本。单就剧本的形成过程来说,好莱坞剧本创作的商业化更加彻底,但最终的成品却被视为科幻片佳作。由此可见,剧本好坏与其形成方式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影视剧整体剧作成败的一个基础性环节。
由此,我们或许就可以对剧版《三体》的“成”和动画版《三体》的“败”做一个较为公允的评价。从我们能够获得的幕后信息来看,这两部作品的剧本很可能都是流水线生产,只不过动画版《三体》更加彻底地贯彻了流水线的剧作模式。创作团队对于《三体》原著几乎没有特别的感情,只是抓住其中的母故事、母版权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改编。从流量变现的角度上看,动画版《三体》基本上达成了目标,但口碑却崩了。因为这样的“改编”,原著党不接受。很显然,无论是作为IP版权持有方的三体宇宙、动画制作方艺画开天,还是作为播放平台的B站,都没有做好相关的预期管理,最终导致动画版《三体》成了整个IP的一项负资产。此外,国内动画企业往往普遍患有技术能力强于剧作能力的通病。
理解了动画版《三体》的“败”,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剧版《三体》的“成”。其实,剧版《三体》的编剧团队起初并没有采取高度还原原著的创作思路,毕竟影视与小说的创作逻辑不同,完全照搬原著只会给后期拍摄带来各种麻烦。但经过各种尝试后,有着丰富经验的编剧团队发现,还原原著恰恰是最合理的改编方式。从主观上看,这也是因为剧版《三体》的创作团队在整体上更加熟悉原著,并对其高度认可。
当然,从作品最终呈现的角度来看,编剧团队显然没有把原著照抄一遍,而是精妙地把握住了改编的精髓。目前,剧版《三体》主要改编自原著的第一部。这部分内容是《三体》三部曲中纯科幻元素含量最少的一部分,因而在改编过程中,编剧团队采取了“一加一减”两手。加的一手,是人物塑造:原著中由于登场人物众多,为了推进叙事,作者不得不放弃对一些次要人物或线索人物形象的精雕细琢。而在剧版《三体》中,原本略显单薄的人物形象得到了丰富和加强。尽管开播前原著党对某些演员选角还有疑虑,但演员们的实际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得到了包括原著党在内的大多数观众的认同和喜欢。这也从侧面彰显了编剧团队不仅吃透了原著,而且很好地将角色与演员的个人气质进行了融合处理,做到了形神兼备。减的一手,则是针对整个故事的叙事结构:作为一部硬科幻小说,原著中信息密度极高,且采取了完全线性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对于没有科幻小说阅读习惯的普通读者来说并不友好。对此,编剧团队围绕原著中的若干中心事件,将整个故事拆分成若干叙事单元,通过降低信息密度,舒缓叙事节奏的方法,让观众既能看下去,也能看进去。
从2019年《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双星报喜,到2023年《三体》《流浪地球2》影剧联动,中国影视剧曾经的类型“短板”——科幻影视剧,在短短几年内就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对国内科幻爱好者来说,不容乐观的是,自《三体》问世至今,能够真正破圈的原创科幻作者和大IP仅有刘慈欣和他的《三体》。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不能仅靠科幻创作者个人单打独斗,而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不断塑造新IP的“科幻产业平台”,打造以科幻创作者为中心的科幻产业链。令人欣喜的是,自2020年“科幻十条”发布以来,这项对于中国科幻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工作已经在稳步推进之中。
1966年9月8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播出了美国乃至世界科幻影视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名作《星际迷航》(Star Trek),剧中那句著名的台词:“宇宙,人类最后的边疆”,随即为世界所知。就在这部连续播出三年的科幻剧集完播的四十多天后,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陆月球。抚今追昔,我们赫然发现,科幻影视剧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影视产业发展程度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科技力量、工业水平的缩影,更代表了一个国家包括科技观、未来观在内的整体精神面貌。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科幻影视剧这片中国文学影视化“最后的边疆”,而要真正让这片边疆结出累累硕果,最需要的养料就是实事求是和因势利导。(作者: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刘健)